站在世界的高度
啟迪環境 要做零碳無廢城市建設者
編注: 7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持續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這為傳統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才能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才能重塑產業結構和產業競爭力,讓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新質生產力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在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下,啟迪環境子公司啟迪數字環衛正致力于打造成為獨一無二的環衛數智生態平臺,依托啟迪全球創新生態網絡,科技產業集群和全鏈條科技企業孵化投資體系,通過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催生環衛新模式、新生態,為環衛帶來產業深度轉型變革,讓科技創新成為環衛行業發展的新引擎。
開新局 挖掘服務價值增長點
2024年初,“啟迪數字環衛創新加速營”首期開營,依托啟迪專精特新企業數據庫,啟迪數字環衛開放了全國400+城市環衛項目應用場景,在全國招募創新項目,匯聚創新資源,構建環境產業生態圈。
作為傳統產業的環衛行業,其技術創新性、市場成長和盈利模式已相對穩定。然而,通過重構創新要素,汲取多領域創新成果,探索其與環衛“全業務、全生命周期”的創新融合,啟迪數字環衛正顛覆傳統環衛運營管理模式,挖掘出全新的服務價值增長點。
通過環衛加速營報名的各領域科創企業,其核心技術和產品應用的初衷并非聚焦于環衛業務,加速營啟動后,啟迪數字環衛第一時間組織數字化創新專題小組,對加速營企業的科研成果和科技產品的創新應用進行科學研討和深入交流,以統籌協同的思路,整合科技創新資源,開創性地提出了多項具有行業前瞻性的創新業務運營管理模式。
例如,智慧倉儲管理模式采用無線射頻技術,可實現庫存的實時監測和動態更新,并針對性解決環衛項目物料管理數量多、單價跨度大、品類范圍廣等難題;基于車路協同的智慧交通新基建深度融合了路側視頻、雷達、氣象等傳感器的感知數據,通過邊緣計算、云控平臺的交通優化算法,實現環衛車輛智能化調配,可達成降本增效的目標;以及手機版車載智能終端系統、人機結合的小型環衛作業設備、利用新材料技術實現的車輛維保和環衛工人勞保的升級……這些創新模式的提出及實踐,推動著啟迪數字環衛數智生態平臺不斷實現躍級提升。
謀新路 多項創新成果加速應用
今年4月,啟迪數字環衛創新加速營取得階段性落地成果,加速營企業中科健德自主研發的除塵減霾小型作業設備“晨曦Ⅱ號”在合肥正式落地。晨曦Ⅱ號同時具備吸塵和除霾功能,可應用于城市道路輔道與傳統人工配合作業,能夠有效提升道路保潔水平和周邊區域空氣質量。
在傳統的環衛作業中,背街小巷、方磚路、綠化帶等區域積存的灰塵和垃圾在城市道路污物中占比高達80%,卻只能以人工清掃撿拾為主,存在工具落后、清掃時產生“二次揚塵”污染、勞動量大、效率低下等問題,城市道路保潔的經濟和環境成本居高不下。為此,啟迪數字環衛創新打造出“城市道路數字化無塵保潔方案”,以“晨曦”系列數字化無塵保潔設備為硬件支撐,形成了一整套智慧化、網格化、人機結合的科學作業方案,精準解決當前城市環境治理中的痛點問題。
“化掃為吸”,在提高人工效率2倍至3倍的同時,路面灰塵吸凈率、內部含塵空氣過濾率、降解率,過濾后排放空氣的PM2.5濃度均有較好表現。除此之外,方案還整合了先進的數字化管理模式,通過北斗定位、車載攝像頭、空氣監測傳感器等車載設備與大數據管理平臺對接,實現對項目所在城市空氣質量及污染源的實時監測;還通過對設備作業軌跡、作業里程、收塵重量等數據的在線監測,實現對一線道路保潔作業人員日常工作的量化考核,提高了環衛勞動者的工作效率、價值,優化了傳統環衛薪酬體系,讓勞動者能夠“憑本事吃飯”、多勞多得,從而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道路保潔工作效率和質量,也實現企業降本增效的整體目標。
繼合肥之后,“城市道路數字化無塵保潔方案”相繼在江西萬年,山東菏澤,山東淄博,甘肅嘉峪關、內蒙古烏海及烏拉蓋、河北邢臺,云南楚雄等地成功試點應用。引入“新技術、新設備、新理念”,實現了環保模式的數智化革新,有效地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在環衛產業探索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道路上邁下堅實一步。
新質生產力為環衛傳統行業提質煥新。未來,啟迪環境將持續與全球數字創新企業攜手,共同打造國內領先的數字環衛新產業聯盟,以新質生產力共筑智慧產業新生態。